您的位置 首页 商业

焕活非遗文化 助力乡村振兴

——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实践团调研纪实

1月2日至1月4日,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焕活非遗文化 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赴重庆市荣昌区开展寒假社会实践调研,深入了解荣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现状,挖掘新技术、新业态对其“活态”保护和传承的创新路径,更好发挥文化产业对乡村振兴的助推作用。实践团由马克思主义学院2022级、2023级硕士研究生共8人组成。

同学们与一宁夏布创始人陈克厂进行座谈交流

同学们与夏布织造技艺国家级传承人李俭康进行访谈

同学们与荣昌陶非遗传承人梁红萍进行访谈

同学们与荣昌折扇厂第四代非遗传承人尹春莲进行访谈

在此次活动中,实践团成员赴中国夏布小镇、安陶小镇、荣昌陶博物馆、荣昌折扇厂等地开展实地调研,与一宁夏布创始人陈克厂、夏布织造技艺国家级传承人李俭康、荣昌陶非遗传承人梁洪萍、荣昌折扇厂第四代非遗传承人尹春莲进行访谈,进一步了解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前世今生,共赏手工艺人的匠心独运,感悟其执着专一、认真敬业、精益求精的精神品格。

同学们赴荣昌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进行访谈

调研期间,实践团成员来到荣昌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与非遗中心蒋主任进行访谈,深入了解荣昌区在非遗的传承创新、政策扶持、人才培养、市场推广等多方面的发展举措。

通过调研,大家充分了解到荣昌区国家级非遗的产业现状与发展痛点。夏布加工粗产品远销东南亚国家,加工产业带动周边地区乡村居民就业;荣昌陶手工艺术品为乡村注入文化内涵,以文化旅游方式带动地区文旅产业发展;荣昌折扇以其精良工艺闻名,凝聚文化记忆与情感结晶,传承着精益求精、敢比敢拼的精神内涵。

同学们在中国夏布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

同学们参观荣昌陶博物馆

实践团队长、马克思主义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孙道森表示,在走访调研中深刻体会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其传承创新和发展面临新机遇和新挑战。作为重大学子更应挺膺担当,把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有机结合起来,推动非遗在保护传承中跨界融合,为激发非遗活力、助力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2025年寒假开展的焕活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活动,旨在鼓励同学们充分发挥专业特长优势,助力非遗文化发展、服务乡村建设。此次调研不仅加深了团队成员对荣昌三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也对其创新发展进程中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有了更为全面的理解。未来,实践团成员将紧密结合自身专业优势,通过社会调研、理论研究等多元化途径,让非遗在新技术、新业态中“活”起来,以文化之力振乡村之兴。(图:仲佳 文:仲佳、孙道森)

马克思主义学院“焕活非遗文化 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

上一篇

相约成都 | 第十三届李曼中国养猪大会暨世界猪博会火热招商进行中!2024年10月25-27日,不见不散

下一篇

返回列表

为您推荐

“碳”索产业全新未来,腾讯碳中和加速器总决选正式开启

“碳”索产业全新未来,腾讯碳中和加速器总决选正式开启

日前,以“碳索未来”为主题的首期腾讯碳中和加速器总决选正式开启。通过层层遴选,来自碳中和赛道中碳交易、?节能储能、?新材料等领域的60家创新企业成功入围,并于总...
安农学子三下乡:以产业为支撑,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安农学子三下乡:以产业为支撑,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安农学子三下乡:以产业为支撑,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高质量的乡村振兴,不能走传统城乡分离的发展道路,而是要在城乡融合发展视域下,重构乡村发展的动力机制,通过新型城镇化引领、...
重大学子“三下乡”:探索乡村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重大学子“三下乡”:探索乡村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7月15日电(通讯员 郭欣悦)为助力乡村振兴,帮助大学生知晓民生国情,2022年7月11日到7月15日重庆大学材料学院“梦起花田”实践团在指导老师带领下深入花田乡各村各户开...
幸福千万家联手威睿公司,共同助力网约出行“电动化”!

幸福千万家联手威睿公司,共同助力网约出行“电动化”!

7月12日,距离重庆旗舰店开业起航仅3个多月,幸福千万家出行运力服务中心供给侧航母战队又迎来了第二家旗舰店——成都旗舰店的盛大开业。作为全国首家专业赋能于司机...
相约成都 | 第十三届李曼中国养猪大会暨世界猪博会火热招商进行中!2024年10月25-27日,不见不散

相约成都 | 第十三届李曼中国养猪大会暨世界猪博会火热招商进行中!2024年10月25-27日,不见不散

明年金秋,来成都走一走,参加养猪业万人大会,听一听大咖的干货分享,领取行业的独特秘籍,与国内外同仁互动交流。由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世信国际会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返回顶部